國內首個輕薄型空間計算平臺發布 Rokid祝銘明:今明兩年行業將迎來拐點
(資料圖片)
隨著5G高速傳輸、物聯網、人工智能、云渲染等技術不斷突破,AR(增強現實)技術再次被推到聚光燈下,中國諸多廠商也在加速布局。中國消費級AR市場正逐步進入快速成長期。
8月26日,Rokid發布了消費級OST個人空間計算平臺Rokid AR Studio。戴上AR眼鏡,打開AR空間計算主機,可以隨時隨地滿足AR領域的三大主流場景辦公、影音娛樂、游戲的需求。
Rokid創始人祝銘明在接受采訪時透露,Rokid用戶的應用、內容付費率達到了20%,用戶單日人均使用時長在一小時以上。“行業今年、明年是個拐點,在這之前倒下的都很可惜,希望這次發布會能給行業傳遞一些正向信息。”
記者觀察到,Rokid AR Studio延續了Rokid分體式設計思路,由AR空間計算眼鏡Rokid Max Pro和AR空間計算主機 Rokid Station Pro組成。Rokid Max Pro機身僅重76g,可實現SLAM、微手勢交互、第一視角分享、視覺定位VPS能力。視覺方面,相當于6米外215英寸超高清大屏的效果。主機方面,采用了高通擴展現實平臺第一代驍龍XR2+, 支持WIFI6和BT5.1。
從信息呈現來看,Rokid Max Pro同時具有空間多屏與空間巨幕兩種展現方式。空間多屏可以同時開啟多個窗口,并列排布;顯示界面均帶有空間定位功能,輕微轉頭,信息會跟隨實現移動。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之前的AR產品,Rokid AR Studio在人機交互方面具有新進展。從交互方式上來看,不依賴手柄或遙控器,只用眼睛、手勢和聲音,就能實現實時操控。其中,手勢將成為最常用的交互方式。在特定使用場景下,還能通過抬腕、捏拳、拖拽等進行操控。
Rokid主打“空間計算”,不依賴手柄或遙控器,即可實現交互。蘋果此前發布Apple Vision Pro時,賣點也在于此,蘋果CEO蒂姆·庫克甚至稱“Apple Vision Pro開啟空間計算時代”。當被問及是否想要成為下一個蘋果,祝銘明在接受采訪時給出了回答,他表示不想成為下一個蘋果,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未來一定是VST和OST。
2023年是國內消費級AR市場發展的關鍵之年。市場研究機構CINNO Research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國內消費級AR市場銷量為5.2萬臺,同比增長251%,環比增長19%,AR行業快速成長。另據艾瑞咨詢預測,2023年,國內消費級AR眼鏡出貨量總值可突破數十萬臺。到2030年左右,AR產業或將突破現有技術瓶頸,推動供應鏈走向成熟,終端設備單價進一步降低,刺激C端消費者購買,最終完成消費者市場的規模上量。
企業也在加緊布局。今年4月,Rokid宣布獲得由余江區工業投資集團投資的1億元融資,2014年至2022年,Rokid累計融資9輪。同期,國內消費級AR眼鏡廠商雷鳥創新也宣布獲得過億元首輪融資,此外還有XREAL等品牌也在加速打開市場。
業內專家表示,未來一兩年內,一些AR眼鏡產品在整體體驗和交互方式相對穩定情況下,將能夠帶給大家一個非常穩定的基礎硬件終端。隨著整個內容生態的繁榮,AR設備在未來3到5年內將會迎來快速普及。在AR/VR賽道,中國供應鏈廠商能力已經有了足夠積累,將有機會處在第一梯隊參與行業的變革。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