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稅收助力催熱“清涼經濟”
近段時間,深圳持續高溫,炎熱的天氣催熱“清涼經濟”。全市各區圍繞“盛夏消費季”開展系列促銷活動,著力創新消費場景和消費模式,清涼商品持續熱銷、避暑旅游人氣旺盛、夜間娛樂多元升級。深圳稅務部門以稅收優惠和精細服務和不斷提振“暑期消費”,巧施“涼策”有效激發夏日“清涼經濟”活力。
【資料圖】
清涼商品持續熱銷
在夏日“熱潮”下,消暑類家電、家居用品等“制冷神器”紛紛走俏消費市場,京東數據顯示,近期風扇、冰箱、空調等制冷降溫類電器銷量激增,深圳更是位居全國購買電風扇最多的前五城市行列。艾美特電器稅務總監劉自強表示,能夠持續推出新產品,有賴于企業持續的高研發投入和扎實的技術積累,國家鼓勵創新、支持出口的稅收優惠政策則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
炎炎夏日,冰涼的新式茶飲是廣大市民降溫消暑的熱門選擇,高溫天氣也帶動飲品行業的發展。隨著夏日飲品的暢銷,其原材料的供應量也大幅上漲。深圳猩米科技有限公司為喜茶門店提供日常經營所需的鮮果牛乳及包材等原材料,該公司財務負責人金朗介紹:“今年第二季度,喜茶原材料的銷量較上季度環比增長了125%。”
為了讓企業在銷售旺季能集中精力抓經營,稅務部門積極落實精細服務,幫助企業輕裝前行。金朗介紹,上半年,在稅務部門的輔導下,企業開始使用數字化電子發票,節省了處理“領票、打印、蓋章、郵寄”等步驟的時間成本,大大提升了企業的辦稅效益。“稅務部門的暖心服務讓企業加速資金周轉,從而有更多的精力去選擇更優質的原材料,為市民朋友送上可口的夏日飲品。”
避暑旅游人氣旺盛
到海邊戲水,到山林覓涼,到鄉村避暑……避暑旅游成為人們出游的熱門選擇。在深圳,進入暑期以來,歡樂谷瑪雅水公園、觀瀾版畫村、鹽田大小梅沙等避暑勝地備受市民及游客青睞,已成為夏日“清涼經濟”的新增長點。
植被覆蓋率達86%的東部華僑城旅游度假區,風光秀麗的山海風光和室內恒溫水公園吸引著各地游客紛至沓來,樂享多彩假日生活。“6-7月,東部華僑城度假區接待客流量近19萬人次,同比上漲14%。”深圳東部華僑城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張美艷介紹,在稅務人員的輔導下,企業已申報享受各項稅費優惠56萬元,減輕了企業的經營負擔。“稅惠紅利讓我們企業能夠投入更多資金投入到設備升級改造和園區環境建設,更好地為游客提供舒適便捷的服務。”張美艷說。
碧海藍天,白浪銀灘。夕陽西落,夜幕即將降臨,在深汕特別合作區鲘門鎮百安村百安半島海灘上,孩子笑聲回蕩空中,海上航船乘風而行......
“夏天來海邊玩水避暑的游客很多,從傍晚到晚上9點多都很熱鬧。眾多游客的到來激發了周邊經濟活力,現在村里民宿就有40多家,海邊的小商販有50多戶。”百安村黨支部書記黃俊璇介紹,“暑期期間,稅務部門開展‘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活動,送來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多項稅費支持政策,通過‘遠程辦’方式輔導便捷辦稅,更讓周邊的小商販、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增強了經營信心。”
夜間娛樂多元發展
高溫天氣讓夜間納涼成了不少人的選擇,“夜游”“夜市” 在美團、大眾點評等平臺搜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約80%,以堂食餐飲、休閑娛樂等為代表的生活服務品類在“晚七點”迎來全天消費最高峰。
盛夏時節,啤酒、燒烤、小龍蝦、豆漿油條、砂鍋粥……夜市大排檔讓大街小巷彌漫著熱辣香味。晚上10點左右,位于福田區福田村巷落里的牛小鍋砂鍋麻辣燙店內座無虛席、人聲鼎沸,老板彭麗純笑容滿面。
為有效呵護城中村眾多餐飲商家的經營發展,稅務部門精準分析納稅人群體特性及稅收需求,套餐式輸出稅收宣傳、政策輔導、業務辦理等個性化服務包,打造定制化共享服務體系,同時,聚焦服務觸角延伸,共建智慧辦網格體系,推動稅費綜合業務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稅務部門將政策宣講課堂搬到‘煙火氣息’濃郁的沿街商鋪,上門精準輔導,解答疑難問題,確保我們這些經營者稅費政策理解到位、申報資料填寫正確,更快享受國家給的政策紅利。”彭麗純說道。
今年以來,深圳文娛市場迅速復蘇,在龍崗區大運體育中心,五月天、薛之謙、張藝興演唱會等多場文娛盛事接踵而來,大批歌迷齊聚龍崗共享夏夜的音樂和美食,拉動周邊消費經濟增長。
中海凱驪酒店毗鄰大運體育中心,演唱會對其消費拉動明顯。據酒店總經理呂珊珊介紹,連續三場演唱會為酒店帶來夜間住房消費1033間,客房及餐飲銷售額達84.15萬元。2023年上半年,該酒店營業額較去年同期增長49%。
“作為生活服務業,我們可以享受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在稅務干部的輔導下,今年前7個月我們享受增值稅加計抵減29.4萬元。”呂珊珊說,“稅惠政策給力,消費市場復蘇,我們對于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深圳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傾力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傾情提升稅費服務質效,傾心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減負擔、降成本,催熱城市夏日“清涼經濟”。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