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殷行街道率先實現智能車棚全覆蓋,煙感探測報警后管理員15秒后收到微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民晚報訊(記者 孫云)楊浦區開魯路320弄非機動車棚曾在三年前發生過一起火災,燒毀50輛電動自行車。記者昨天在建設一新的車棚里看到,煙感探測裝置實時報警后,殷行街道城運中心的聯網大屏上當即出現實時畫面,15秒后,工作微信群里的每一個人都收到了消息,便于及時處置火情——殷行街道在全市率先實現智能車棚全覆蓋,智慧治理取得顯著成果:去年底,殷行路310弄非機動車棚曾經也發生一起電動車自燃事件,由于一網統管平臺及時發送報警信息,在噴淋裝置已經自動出水滅火的同時,管理員和消防員也分別在兩分鐘和五分鐘后趕到現場,及時處置火情,使得損毀車輛總計只有三輛。據悉,這一經驗有望在其他社區復制推廣,為社區提供更安全的非機動車停放、充電環境,消除社區安全隱患。
圖說:殷行街道率先實現智能車棚全覆蓋。孫云 攝
殷行街道常住人口近20萬,是一個人口密度相對較大的老舊社區,眾多居民依靠非機動車出行,電動自行車總數達到六七萬輛。因受客觀因素影響,亂停放、飛線充電等安全性問題投訴屢見不鮮,加上傳統管理模式下盜竊事件頻發,且管理員居住、工作、生活“三合一”現象也會帶來嚴重的消防安全和衛生問題。所以,近幾年來,殷行街道深入調研社區非機動車停放、充電難等問題,聽取居民意愿,了解百姓需求,不斷升級車棚的安全管理和硬件建設。在第一階段的建設中,在黨建引領、政府指導、居民自治、市場運作、法治保障的機制下,歷時三年時間,完成168處車棚智能化綜合改造項目,實現智能門禁、智能消防、智能充電、智能探頭等功能。
去年,殷行街道又積極打造一網統管的“智能車棚”場景項目,將監控、安防、消防、移動端預警裝置以及管理平臺連通貫穿,打造“觀、管、防”一體化的閉環系統,形成智能化管理模式。記者昨天在現場看到,當安防設備感知到火情時,消防設施將自動進行滅火,控制火勢蔓延。同時,相關數據已實時傳送至管理平臺,并通過預警系統立即告知至相關人員,提示盡快趕赴現場查看。街道城運中心的大屏不僅可以查看168處車棚的點位分布,還可以實時看到監控畫面,對每個車棚的安全情況了如指掌。
“智能車棚”系統場景為老百姓提供了一個安全的非機動車停車、充電環境,消除了安全隱患,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今后,殷行街道將緊緊圍繞“高效處置一件事”,繼續探索老舊社區的數字化治理新實踐。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