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小眾”科室丨中毒醫學科:看病像“破案”,毒物是“線索”
8月16日早晨8時許,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中毒醫學科正在進行交接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救治已到關鍵點,急性砷中毒患者情況要密切觀察!”科主任、主任醫師賴燕邊快步走入辦公室,邊向患者主管醫生強調注意事項:她已經在交接班儀式之前查了房。
△賴燕正在查房
中毒診斷就像“破案”
湖南省職防院中毒醫學科集毒物篩查、中毒診斷、鑒別診斷、治療研究、科普教育于一體,承擔著全省化學中毒事件的現場處置和臨床救治。
“中毒診斷就像‘破案’,需要快速精準地對患者癥狀、主訴‘抽絲剝繭’,探究可疑毒物,溯源毒物接觸史,加之醫院中心實驗室的毒物篩查技術‘鎖定’真兇。”賴燕介紹,不少中毒的發生發展具有隱匿性,早期常無典型臨床表現,其危害性極易被低估。這也對科室的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月14日下午2時許,一名80多歲的老太太因誤服砒霜從婁底轉診來到中毒醫學科。急救車抵院時,距離老太太服下砒霜已超過36小時,處于休克狀態。
家屬回憶,老太太服下砒霜后立刻出現腹瀉、嘔吐,緊急送至醫院進行檢查,結果顯示肝腎功能受損。由于當地中毒救治條件有限,醫生建議到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中毒醫學科。匆忙轉診之下,老太太誤服的剩余“毒物”未攜帶。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中毒醫學科團隊第一時間安排留取老太太血尿標本進行毒物篩查,進行全面而有技巧的問診,詳盡了解“毒物”接觸史,同時結合臨床表現完善相關檢查,及時、準確的做出鑒別診斷。
賴燕說,中毒醫學科醫生進行疾病診斷就像“破案”。遇到配合程度高的患者和家屬,結合患者的毒物篩查結果以及攜帶來院的“可疑毒物”檢驗結果,加上患者臨床表現,可以快速的對毒物進行定性定量,實現精準診療,避免誤診、漏診,搶抓黃金救治時間。如果“毒物”不夠明確,則需要通過長期積累的經驗和冷靜細致的觀察,尋找蛛絲馬跡來“偵破”。
△中毒醫學科
中毒事故應急處置現場往往環境復雜,后果也無法預料
2018年,高速公路衡陽段發生交通事故,造成29噸危險化學品泄漏,幸存傷員14人。時值盛夏,人站著不動都會一身大汗。賴燕頂著烈日,前往4家醫院逐個查看患者病情,指導當地醫生臨床診療。她敏銳地發現,除了傷員之外,參與現場救援的民警和消防人員也會接觸到毒物,立刻建議進行排查,29名救援人員也得到了及時有效的醫療救治。
中毒事故應急處置現場往往環境復雜,后果也無法預料。賴燕表示,中毒救治無小事,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都在醫者手上,更在醫者的心中。熟悉事故現場,了解患者病情,嚴謹科學處置,讓每一名患者心安,同時保障現場救援人員的健康安全,這就是她們作為“緝毒人”的職責所在。
近5年來,賴燕先后參與處置了甲醇中毒、井水砷中毒等突發性、群體性化學中毒事件50余起。憑借豐富的救治經驗,賴燕多次幫助外省患者和醫療機構進行急難危重情況處置。
△中毒醫學科的洗消床
生活性中毒患者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的都有
不僅職業中存在,生活中也“潛伏”著中毒隱患。賴燕指出,因受地理環境、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形形色色的中毒事件屢有發生。中毒醫學科每年都會收治多例由外院轉來的嚴重中毒患者。其中,生活性中毒患者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的都有,需引起重視。
28歲網絡女主播輕信美白古方,被診斷為重度鉛中毒;45歲男子服用保險絲治失眠,被診斷為急性鉛中毒、中毒性肝損傷;80歲老人誤服白色粉末,血鉛嚴重超標……“服用所謂的偏方、秘方,真的很危險!”賴燕介紹,綜合近些年科室收治的偏方、秘方中毒患者來看,各個年齡段都有,既有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有高知精英。服用的偏方、秘方多成分不明,患者往往輾轉多家醫院,花費很長時間確診,進而耽誤治療。
多年的救治經驗讓賴燕意識到,單依靠醫者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她開始思考更多問題:“毒物就在身邊,如何遠離有毒生活?如果知道有毒,患者還會用嗎?”賴燕認為,當前生活性中毒發生率逐年增加,向大眾普及毒物與中毒知識非常重要。只有大家都具備了中毒防范意識,才有可能從源頭減少中毒事件發生的概率。
于是,社交平臺上有了一個名為“中毒科賴醫生”的賬號,通過結合收治的典型病例分享科普知識。
除此之外,中毒醫學科還將醫生納入了重點科普人群。由于多數中毒癥狀沒有特異性,同一種中毒出現的癥狀也可能因人而異,因此許多中毒患者容易被誤診。比如急性砷中毒有可能被誤診為胃腸道疾病,慢性砷中毒有可能被誤診為肝病、皮膚病等。“診療中遇到不明原因疾病時,醫生要考慮到患者中毒的可能,必要時進行毒物篩查,贏得一線生機。”賴燕多方奔走,呼吁培養醫生的中毒醫學臨床思維,更好守護群眾健康安全。
2021年12月,由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牽頭組建的湖南化學中毒救治聯盟正式成立。旨在提升全省化學中毒救治能力,構建職業病防治機構與綜合醫院在化學中毒預防預警、現場處置、檢測診斷與醫療救治等方面的分工協作網絡,減少對化學中毒的誤診誤治,助推全省急慢性化學中毒救治水平邁上新的臺階。截至目前,聯盟成員單位達115家。
瀟湘晨報記者任彎灣 通訊員文娜 江芷儀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