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布林肯去中國,韓媒急了:要盡快修復與中國的關系
(觀察者網訊)一段時間以來,韓國尹錫悅政府在涉華敏感問題上趨附美國,頻頻發表錯誤言論、挑釁中國,導致中韓關系持續緊張。隨著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中美關系釋放出止跌企穩的積極信號,不少韓媒坐不住了,紛紛呼吁韓國政府修復對華關系。
【資料圖】
6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北京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圖源:外交部網站
《韓國先驅報》6月20日刊文,援引韓國專家的話說,中美兩國在會談中同意穩定雙方不斷升級的競爭關系,一定程度上平息了外界對這兩個超級大國是否會走向“全面對抗”的擔憂,在這種情況下,韓國應該盡快修復和中國的關系,最好在今年年底前。
韓國外國語大學中國學系教授康埈榮表示,首爾在和華盛頓合作的同時,也應該努力修復與北京的關系,因為這兩個亞洲近鄰“可以促進共同利益”。此外,尹錫悅政府可以緩和在臺灣問題上的語氣。
韓國世宗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鄭載興也認為,首爾應該改善與北京的關系,但這種改變需要“付出代價”,因為尹錫悅政府可能不得不放棄其依賴美國的政策。
報道稱,還有韓國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可能會對韓國的活動作出積極回應,因為現在對中國來說,經濟考量大于政治考量。
《韓民族日報》中文版6月20日發表社論,指出在嚴重矛盾和緊張局勢下,中美都明確表示管控局勢,積極開展對話,其他主要國家也紛紛與中國展開密集的外交活動,與中國“正面沖突”的尹錫悅在外交上也需要做出調整。
文章指出,尹錫悅今年4月發表的涉臺言論使韓國與中國的對話幾乎停止,關系持續惡化,最近甚至還出現了為穩定韓國國內政治而“刺激中國”的行為。盡管美國、日本、歐洲也與中國持有不同立場,但都為了國家利益積極與中國展開對話,這與只知道空喊“價值觀外交”而不顧風險的尹錫悅政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文章最后拋出兩個問題:如果持續對抗的中美突然轉向對話,韓國又會站在哪里?韓國國民對尹錫悅的外交動向感到不安,這種擔憂要持續到何時?“希望尹錫悅能夠正視國際局勢。”文章寫道。
韓國《中央日報》中文版20日以“中美對話恢復備受關注,應重振韓中溝通渠道”為題發表社論,稱布林肯對中國為期兩天一夜的訪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文章稱,盡管現在就斷定中美戰略競爭已經回到改善局面還為時過早,但預計雙方即使在矛盾中也會探索對話的局面。
文章指出,尹錫悅政府應密切關注中美對話局面的轉變趨勢,最大限度地拓展外交空間。韓中關系不能一直處于“別別扭扭”的狀態,有必要積極嘗試副部長級戰略對話等各種溝通渠道。在政治上尷尬的時候,通過民間交流尋求突破口也是一種方法。
《韓國時報》6月18日以“布林肯訪華引發對韓國改善與中國關系的呼吁”為題刊文,指出尹錫悅政府上臺后,韓國一直在呼應美國在涉華敏感問題上的立場。有韓國專家認為,布林肯訪華的重要性意味著韓國應該更為謹慎地處理與中國日益緊張的關系。
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李東奎說:“在布林肯訪華后,我們要考慮的是首爾應該保持和中國的溝通渠道?!崩顤|奎稱,即使尹錫悅政府必須在涉華敏感問題上展現“強硬立場”,但也應該發出信號,表明其愿意就雙方爭執的議題進行討論。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韓國訪問學者李成賢則提到,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有很多中國問題專家,但青瓦臺卻沒有,“從國家戰略的角度來看,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談及近期的中韓關系,外交部發言人毛寧5月3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當前中韓關系面臨困難和挑戰,責任不在中方。在近期有關磋商中,中方已就核心關切問題向韓方嚴肅、全面地表明嚴正立場,韓方應當深刻認識問題所在,并予以認真對待,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為推動中韓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做出積極努力。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