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規(guī)培養(yǎng)飛行員:大慶航空救援支隊新飛行員完成年度首次夜間飛行訓練
(資料圖片)
6月19日晚,大慶航空救援支隊年度首次夜間飛行訓練現(xiàn)場,直升機列隊待命。通訊員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23日電(記者 宋莉 通訊員 閆安童)6月19日晚,大慶市薩爾圖區(qū)機場路附近,5架橘紅色直升機在停機坪上整齊列陣,大慶航空救援支隊準備開展年度首次夜間飛行訓練。
19時39分,夜幕之中,華燈初上,空中機械師手中拿著一張卡片、每念到一個部位,新飛行員熊天都要認真細致檢查一遍。熊天說,“空械師手中的卡片記錄著每一處需要檢查的部位、儀表和程序,這樣就能防止在檢查過程中發(fā)生錯、忘、漏的情況。”檢查驗收直升機后,萬籟俱寂的夜晚忽然響起轟鳴聲,直升機漿葉飛舞、蓄勢待發(fā)。
“50米懸停,檢查工作狀態(tài)”,隨著塔臺指令下達,熊天駕駛直升機懸停,飛向制定區(qū)域,穩(wěn)穩(wěn)停在空中,“可以增速,進入航線飛行”,直升機開始保持上升仰角,增速飛向茫茫夜空。
塔臺內,指揮組成員密切關注著每架直升機的飛行狀態(tài),“311,注意下劃線不要太低。”“311收到”……無線電里時不時傳出指揮員與飛行員的對話聲。機艙內,熊天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按照指令沉著冷靜駕駛。先后圓滿完成懸停起落航線、空域飛行等訓練課目。
“對新飛行員來說,要想從學員轉變?yōu)橐幻细竦娘w行員,只有在每次飛行訓練中接受歷練,不斷增長才干、拓寬視野,才能成長為守衛(wèi)祖國的‘雄鷹’。”該支隊飛行大隊大隊長李輝說道。
6月19日晚,大慶航空救援支隊年度首次夜間飛行訓練現(xiàn)場,直升機降落地面。通訊員供圖
22時55分,由新飛行員駕駛的3架直升機全部返航,計時員報告:當日飛行157架次,累計35小時17分。4名新飛行員圓滿完成首次夜間飛行訓練。乘車返回的路上,熊天十分平靜,看不出剛剛經歷過首次夜航考驗的緊張,他說:“什么事都有第一次,此次夜航也只是一個開始,今后我們還將扛起航空應急救援的職責使命,還會經歷很多磨煉,眼前這點困難不算什么。”
98年出生的新飛行員熊天,是國家消防救援局改革轉制以來首屆自主培養(yǎng)的飛行員。與他同批的4名飛行員剛剛在今年4月完成改裝首飛,如今又投入到夜航訓練。支隊副支隊長蘭海亮介紹,“常規(guī)培養(yǎng)一名任務型的飛行員需要6至7年時間,但如今自然災害頻發(fā)多發(fā)、森林防火滅火形勢十分緊迫,只能超常規(guī)加速培養(yǎng)新飛行員。”
夜航飛行訓練要面臨天氣多變、地標不易觀察等諸多困難,對飛行員的飛行技術、心理素質要求都很高。為此,該支隊前期作了大量準備工作。包括開展政治教育強化思想引領、組織航理測試檢驗理論水平、進行飛行觀摩熟悉夜航流程等等,全面助力新飛行員圓滿完成首次夜航飛行訓練。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