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上市公司造假,羅普特連續三年虛增營收利潤,散戶成冤大頭
你敢信?
(資料圖)
有這樣一家公司,2021年初登陸科創板,但沒曾想上市即巔峰,股價隨即進入了漫長的下跌,最大跌幅一度超75%。
注意,這還不是最壞的地方。
8月25日,這家公司發布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
“2020年,虛增營業收入2.14億元,虛增利潤總額1.46億元;2021年,虛增營業收入1.12億元,虛增利潤總額2074.74萬元,虛減2022年利潤總額7310.09萬元。”
一句話,涉嫌財務造假!而且,鑒于公司的上市時間,嚴格意義上說是IPO造假!
這家公司叫羅普特。
羅普特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主要從事社會安全系統解決方案設計實施、軟硬件設計開發、產品銷售及維運服務業務的企業。簡單來說,羅普特是一家安防設備公司。
虛增到底有多少?
2020年-2021年,羅普特虛增營業收入分別為2.14億元和1.12億元,占當期披露金額的34.65%和15.42%;重點是利潤,2020年-2021年,羅普特虛增利潤總額分別為1.46億元和2075萬元,占當期披露金額的81.21%和20.41%。
或許換個角度更為直觀。
回溯前,2017年-2020年,羅普特利潤總額分別為0.41億元、0.62億元、1.16億元和1.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64%,妥妥的超級大牛股;回溯后,羅普特利潤總額分別為0.41億元、0.62億元、1.17億元和0.34億元,已經喪失了成長性。
事實上,羅普特上市后業績便立馬變臉。
2021年,羅普特利潤總額為1.01億元,同比降幅超40%。到了2022年,索性不裝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大幅下滑,尤其是凈利潤,直接虧損1.4億元,將此前兩年虛增的利潤統統“抵銷”。
其實,羅普特的真實經營情況一直非常糟糕。
2017年-2022年,羅普特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分別為0.36億元、-1.66億元、-1.04億元、0.7億元、-1.02億元-3.14億元,合計為-5.8億元。
表面上看,過去六年,公司似乎賺了錢,但其實是虧損狀態,而且是巨虧,因為壓根沒有現金流作為支撐!
今年上半年,羅普特營業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97.42%,但是,凈利潤為-0.38億元,虧損金額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也就是說,公司營業收入翻了一倍,但凈虧損也同樣翻了一倍。注意,今年上半年,羅普特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1.02億元,依舊大幅高于同期虧損!
還有比這更離譜的事情嗎?
在2023年半年報中,羅普特是這樣自我介紹的:
“公司立足數字經濟,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智能感知、元宇宙等核心技術的沉淀與發展,深入行業應用,為行業提供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數字化產品與技術,同時為客戶提供數據服務、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
注意關鍵詞,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云計算、元宇宙等等。公司經營情況不咋的,但熱衷蹭各種概念和題材!
最后,談談違法成本。
根據處罰書顯示,羅普特被罰400萬元,時任董事長和總經理分別被罰300萬元,另外多名責任人被罰50萬元至200萬元不等,合計罰款總額為1625萬。
但是,按最高點計算,羅普特足足跌了75%,市值蒸發約60億元;即便按發行價計算,也跌去了近40%,廣大股民損失慘重。
大家覺得,對于這樣的公司,受損的投資者應該維權嗎?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