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爭當高質量發展標桿,打造上海新城樣板
人民網上海8月22日電 (記者唐小麗)今天上午,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第七場——“爭當高質量發展標桿,打造上海新城樣板”嘉定區專場。
(相關資料圖)
嘉定是滬寧發展軸上重要的長三角綜合性節點城市,也是上海的產業重鎮和制造業大區。近年來,嘉定主動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全力爭當高質量發展標桿、打造上海新城樣板,創新活力充沛、融合發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人民生活充裕的城市特質得到進一步彰顯。
爭當高質量發展標桿
嘉定區委書記陸方舟表示,嘉定區要堅決扛起新征程上的使命任務,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奮力推動區域經濟實現五個跨越,爭當高質量發展標桿。
今年上半年,嘉定區增加值完成1248.3億元,增長9.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44.2億元,增長25.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001.6億元,增長1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95.2億元,增長14.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9.4億元,增長39.4%。
今年上半年,嘉定區新設立企業2.7萬戶,增長79%;引進億元項目167個,增長70.4%;新增上海市民營企業總部1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02.6億元,增長19.6%;百強企業實現利潤65.1億元,增長121%。加快推動制造業“智改數轉”,1314家企業完成智能制造診斷評估,數量位居全市第一。
聚焦“3+1”新動能,嘉定區積極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汽車“新四化”方面,持續引育催化“新汽車”產業集群,做強“三港兩園”載體布局,已集聚汽車“新四化”企業600多家,2022年總產出突破1600億元,實現兩年翻番。
同時,推進新一輪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三年行動,探索以產業創新聯盟為主體的協同創新模式,長三角科交會輻射力、影響力持續擴大,校地合作、院地合作兩個千億級科技園加速建設。截至2022年底,全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0家,位列全市第二;高新技術企業2453家,位列全市第三;技術合同成交金額349.4億元,占增加值比重位列全市第一。
打造上海新城樣板
“嘉定圍繞‘科技創新高地、智慧交通高地、融合發展高地、人文教化高地’定位,聚力推動‘一城一中心’‘一城一名園’‘一城一樞紐’‘一城一綠環’建設,努力把嘉定新城打造成為引領高品質生活的未來之城和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上海新城樣板。”陸方舟說。
項目帶動上,全面落實31項重點任務、153個重大項目,加快推進海創總部等重點產業項目和嘉閔線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功能導入上,加速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等第一批5個市級重大功能性導入項目落地,發布第二批市級導入事項6個。示范引領上,推動“三大示范樣板區”早出功能、快出形象。戰略聯動上,推動北虹橋與新城“兩大引擎”共同發力,積極承接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大科創”功能,打造北虹橋國際創新產業集聚區和總部經濟引領示范新高地,“一區一城一灣”三大標桿性項目取得階段性建設成果。
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
民生實事方面,聚焦老小舊遠、衣食住行等民生需求,扎實推進早餐工程、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等民心工程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創新開展為民辦實事項目社會全過程評議,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教育方面,先后引進一批優質教育資源,去年建成開辦18所優質學校,今年還將新建14所,實現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覆蓋。
醫療方面,已擁有瑞金醫院、東方肝膽、市中醫醫院3座三甲醫院,成功創建全國健康促進區、國家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范區。作為全國首批、全市唯一健康城市試點,積極推進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
鄉村振興方面,成功創建12個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20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在全市率先啟動“數字無人農場產業片區”建設,已建成全程無人化作業示范區1600畝。
生態環境方面,打造環城河步道、橫瀝文化水脈等高品質“生活秀帶”,入選全國“無廢城市”建設名單,2022年空氣質量優良率90.3%,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比例93.2%,均達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水平。
社會治理方面,探索實踐五級網格治理體系,創新打造43家“我嘉?鄰里中心”,實現“一網統管”“一網通辦”“一網優服”在片區層級融合,更好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面向未來,陸方舟表示,嘉定將以高水平改革開放賦能高質量發展,重點聚焦“四大功能”,提升“四個能力”。具體來說就是,聚焦服務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提升關鍵要素配置能力;聚焦服務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提升協同創新轉化能力;聚焦服務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提升現代產業核心能力;聚焦服務開放樞紐門戶功能,提升節點城市輻射能力。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