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速快過高鐵?亞運會上這些球類比賽冷知識你了解多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屆亞運會的競賽項目共設有40個大項,61個分項,481個小項,其中18個大項都是球類比賽。亞運會上有哪些冷門球類比賽?賽場上,什么球的運動速度比高鐵還要快?哪種球類比賽選手可以自己選球?借助高速攝像機,一起來了解亞運會上球類比賽的冷知識。
藤球與"藤"有何關系?
亞運會大項設置的一個特點,就是會融入亞洲民族間流行的非奧運項目。比如藤球,就是一項已經在東南亞盛行了數百年之久的運動。作為小眾球類,藤球比賽預計將產生6枚金牌。那么,藤球的名字里為什么有個藤字?它有哪些特點呢?又是何時走上亞運賽場的呢?
藤球是一項古老而獨特的運動,起源于東南亞。最初它是一種表演項目,上世紀60年代,隨著開始使用球網和得分規則的建立,藤球具備了競技性,并成為當地的正式運動項目。1982年,在新德里舉行的第9屆亞運會上,藤球作為表演項目亮相。1990年,在北京舉行的第11屆亞運會上,藤球成了正式比賽項目。
金華體育中心場館群運行團隊藤球項目競賽副指揮長 袁華:藤球最初的確是藤蔓編制的,后來為了在正式比賽中使用,國際藤聯和亞藤聯對它的尺寸、大小和材質進行了規范,使器材能夠符合它的技術特點,又保證藤球的傳統性。現在我們的標準藤球是以塑料為骨架編制而成的。它和排球、足球最大的一個不同是在于它本身不充氣,它的內部是鏤空的,彈性來自本身塑料結構編織而成的彈性。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