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說】弘揚伏羲文化 堅定民族自信 最新資訊
【資料圖】
劉純銀
這是中華民族的文明薪火,伏羲一畫開天,肇啟文明;這是中華文明的一脈相承,不斷傳承創新,歷經古圣先賢傳承至今。6月22日,2023(癸卯)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將在甘肅天水舉行。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這場盛會,“羲皇故里”天水裝扮一新,以誠意、敬意、盛意迎接這場同根同祖拜始祖的文化活動。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追尋我們民族的根,伏羲這個偉大的名字是無法回避的。盡管歷史上的“三皇”有多種說法,但無論是哪一種說法,其中都有伏羲,且位居第一。可見伏羲功績是非凡的,貢獻是特殊的。同時,伏羲也是人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選擇和確立起來的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征,在其身上不僅體現著一個民族血緣和民族文化觀念的形成過程,也記錄了我們先祖的光輝業績。伏羲文化源遠流長、內涵博大,正如業內人士所說:伏羲形象、創制事功定型,和秦漢大一統的政治形勢和獨尊儒術的思想氛圍互相呼應,伏羲也就成了國家的統一、文化統一的象征。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進入新世紀,除了民間祭祀伏羲活動外,自2005年起由甘肅省政府主辦的公祭伏羲大典每年6月22日舉行,旨在通過公祭,將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心靈深處的伏羲始祖文化,進一步傳承好、弘揚好。這既是歷史與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也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具體實踐。如今伏羲文化不僅在一年一度的公祭伏羲大典中綻放,更是融入中華兒女生活與精神的方方面面,是凝聚中華民族精神、塑造國民性格、開發民族智慧、推進民族復興的“元素”和動力,具有永不枯竭的親和力、感召力和規范作用。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當前及今后我國繼續研究伏羲文化,調研伏羲祭祀,不僅對探究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民族文化、民族習俗、民族精神等有重要意義,對保護、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促進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祖國統一更是意義深遠。
青山不語,渭水悠悠。期待每年定期舉辦的公祭伏羲大典,不僅能更好地傳承伏羲文化,也將成為世界更好地了解中華文明的重要窗口。尤其在講好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國精彩故事的同時,不斷堅定民族自信!繼續譜寫“以文化人、以文鑄魂、以文促發展”的精彩篇章!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