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雪域之光”
拉薩火車站,青藏鐵路的終點,從拉薩駛向北京的Z22列車在車站靜靜等候著旅客們上車。河北師范大學附屬民族學院家訪組一行人帶著學生家長獻的哈達走進車廂,啟程返回石家莊。
從緊張忙碌的工作節奏中突然放松下來,家訪途中一幕幕景象在人們腦海中不斷涌現。碧空白云,雪山圣湖,蒼茫大地,牦牛黃羊,經幡飛舞,雄鷹飛翔。站在離太陽最近的地方,人的精神也變得和這高原一樣純潔、神圣,而印象更深刻的是異域他鄉、邊遠牧區那一個個淳樸的藏民真誠、純凈而熱切的眼神。
孤兒拉珍
(相關資料圖)
“是拉珍嗎?能告訴我們怎么到你住的地方嗎?”班主任王松濤在電話里問。
“稍等啊,我讓院長媽媽跟你說。”電話那頭傳來拉珍弱弱的聲音。尋著院長媽媽發的位置,家訪組老師一路來到日喀則兒童福利一院。
河北師大附屬民族學院2021級1班的拉珍是一名孤兒,從小生活在這里。與她一起生活的還有300多名孤兒,他們來自日喀則18個縣,最大的20歲,正在上大學。最小的兩歲,去年剛被送進福利院。
拉珍從小生活在福利院,院長就是媽媽,對外稱呼院長媽媽,在院里則直接喊媽媽。福利院里每個宿舍還有一位愛心媽媽負責孩子們的生活管理。讓人意外的是,這里大部分孩子的眼中透著光亮,臉上露著微笑。
“福利院有40多位愛心媽媽,每到節假日,孩子們從學校返回福利院,她們都全身心地照顧這些孤兒,甚至顧不上自己的孩子。”聽到院長的話,旁邊幾位愛心媽媽眼圈紅了。
“雖非親身骨,依然父母心。”十個大字印在福利院門口。
“院長媽媽,誠摯邀請您和愛心媽媽們到河北石家莊看望拉珍,那里也有拉珍的爸爸媽媽,她在那里不孤單。”離別時,河北師大附屬民族學院院長劉森動情地說。
堅強的姐弟
旦增尼瑪,河北師大附屬民族學院2022級5班學生,一個學習刻苦、思維敏捷、成績優異的藏族男孩兒。他還有著突出的運動天賦,是足球場和籃球場上的追風少年。他的姐姐倉姆啦是2018級2班學生,在校期間也非常刻苦努力,最終考取了哈爾濱工業大學。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家庭,怎樣的父母教育出如此優秀的孩子?帶著疑問,家訪組來到了拉薩市柳梧新區旦增尼瑪家。
在老師們到達之前,旦增尼瑪和姐姐倉姆啦早早等在樓下迎候。見到自己的老師,姐弟倆非常激動,家里還有他們的姑姑和表姐早已備好了酥油茶、牛肉干和水果。
聊天中得知,旦增尼瑪是單親家庭,父親早年去世,母親有風濕病,常年吃藥,干不了重活,全家只有姑姑一人靠種地和偶爾跑出租車賺錢養家,家庭經濟十分困難。然而,在這個家庭中,除了旦增尼瑪和姐姐倉姆啦,其表姐也非常優秀,畢業于武漢西藏中學,今年高考成績400分。
“國家政策非常好,補助夠花,感謝母校對我和弟弟的培養。”倉姆啦嘴角微揚,眼中有光,透著對未來生活的自信。
返程路上,老師們感慨萬千:越是這樣的孩子,越能成為棟梁之材。今后一定要關注像旦增尼瑪一樣的孩子,盡己所能給予他們學習與生活上的幫助。
遙遠牧區的少年
“是索南央培嗎?在家嗎?”“是,老師好!我在家。”“明天老師到你家看你,把你家的定位發我吧。”……“喂?喂?”手機一點兒信號都沒有了。
索南央培所在的改則縣地處邊遠,縣城距離阿里地區腹地500公里,驅車需近7個小時。
為了不影響行程,家訪組購買第二天早餐和午餐,為前往改則縣做準備。早晨7:00出發,一路上,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連續翻越兩座5400米以上的山口。老師們早飯和午飯都在車上解決,有人出現頭疼、惡心、呼吸不暢等高原反應。終于,在下午4:30到達了索南央培所在行勤村的村委會,然而索南央培的電話依然處于無信號狀態。經詢問才知道,索南央培家在牧區,距離村委會還有近50公里,而且道路非常難走,汽車很難開過去。
索南央培的家里有6個小孩,父親在本村礦上打工,母親放牧。在駐村干事幫助下,老師們在村委會等了半個多小時后,終于見到索南央培和父親騎著摩托車風塵仆仆趕來。
見到老師們的那一刻,索南央培格外激動,眼中閃著淚光。他的父親也向每位老師獻哈達,拉著老師們的手不住地表示感謝。
此刻,老師們深深感受到孩子求學路的艱辛,感到將溫暖和關懷送給每一個西藏班學生及其家庭的價值所在。
雪山腳下的尼瑪央金
日喀則市亞東縣,位于中國、印度、不丹三國交界處。
從日喀則市驅車6個多小時來到了尼瑪央金家,一路上風景不斷變化,公路也不斷變化,風景變得越來越空曠,邊境雪山近在眼前。在土路上前行了將近半個小時,一個雪山腳下的村莊逐漸步入眼簾。
尼瑪央金站在公路旁,早已經等候多時。家訪組老師一下車,她馬上迎上前,帶去家里,邊走邊說:“我家房子正在翻蓋,請老師們見諒。”
老師們來到一層的一間客廳,也是她家臨時居住的地方。“我們這里交通不便,老師們不遠萬里來做家訪,非常辛苦。之前,班主任老師每天都在微信群發布孩子們上學的照片,我們在家里也能看到孩子們在學校的狀態,感覺真的很欣慰、很放心。”尼瑪央金爸爸笑著說。
家訪途經海拔5566米的桑木拉大坂山口,高原急雨之后幻化出一道壯麗的彩虹。彩虹宛如一座巨橋,跨越雪山冰川、廣袤高原,連接天際兩端。觸景生情,劉森隨即賦詩一首:“雪山低頭迎遠客,彩虹飛架冀藏情。家訪之行近尾聲,一路暖心師生情。雪域之光譜大愛,人人心中七彩虹。”
2023年河北師大附屬民族學院家訪組15人,深入西藏各個地區,進行深度家訪,家校、師生互動之中激發出的情感共鳴,也必將激勵學生向往并努力追尋自己的七彩人生,點亮“雪域之光”。(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周洪松)
作者:周洪松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