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馬快遞”坑人,哪些漏洞需要補上
(資料圖)
近日,武漢的石女士收到一個快遞,她有些納悶,最近沒買東西,哪兒來的快遞?打開一看,里面是一個水杯,另有《致顧客朋友的一封信》和兩張“刮刮樂”卡片。卡片刮開后是一個二維碼,打開是博彩游戲的鏈接以及色情直播的鏈接。
事件一經曝光后,在網上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紛紛表示這些偽裝成快遞的詐騙手段簡直堪稱“特洛伊木馬”,讓人防不勝防。還有網友曬出此前收到的這類“木馬快遞”照片,表示這類快遞一般會偽裝成知名商家并用小禮品、小福利“開路”,讓消費者放松警惕,再用藏在刮刮樂背后的非法二維碼誘騙消費者落入含有詐騙陷阱的聊天群或者小程序、APP實施詐騙。有人因此誤入刷單群或者假冒領獎群,被騙數萬元。
在網友曬出的經歷中,出現了一些令人費解的地方。首先是這類的“木馬快遞”上基本沒有寄件人的聯系方式,部分留有寄件人信息的也非常模糊,根本聯系不到人。其次是網友嘗試詢問負責配送的快遞員關于寄件人的信息時,快遞員大多表示并不知情,有些則回復表示:如果覺得快件內的東西不合適,拒收或者丟掉就行了。
如此蹊蹺的情況遭到了網友們的多方質疑:到底是快遞公司的攬件、發件系統“漏洞百出”,還是部分“動機不純”的快遞員與詐騙團伙沆瀣一氣,又或者是消費者的收件信息“意外泄漏”?無論是哪一種原因導致消費者收到了“木馬快遞”,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問題都不容忽視。電信詐騙已然成為社會上的一顆毒瘤,如果快遞行業再遭到“腐蝕”,出現層出不窮的“快遞詐騙”,那必然是后果嚴峻,不堪設想。
對許多人和家庭來說,快遞早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決不能淪為滋生各類詐騙手段的“溫床”。快遞公司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的各項條款,嚴格設置并優化攬件、取件流程,快遞員應積極檢查存疑的寄發物品,仔細核實寄件人的住址、身份證、聯系方式等發件信息。
與此同時,隨著數字技術的日益發展與普及,百姓的收件地址、聯系方式等個人數據需要被更加嚴格的貯存與保護,嚴防個人信息外流。此外,建議快遞公司可以和公安部門聯動,加強快遞員的反詐意識培訓,完善各方舉報機制,鼓勵快遞員在經手可疑包裹、問題包裹時,依照規定積極向上級單位、公安部門舉報。同時也要呼吁各類生產制造企業,在接到諸如印刷“可疑刮刮樂”這類涉嫌快遞詐騙的訂單時,不要被利益左右,要合理懷疑,積極舉報,從源頭上清除詐騙傳播的載體。
相信快遞行業和公安、技術等部門一起合力補上漏洞,一定可以斬斷“快遞詐騙”無孔不入的觸角,消弭“木馬快遞”的生存空間。每個人也要時刻謹記:小利莫貪,更不要因為“不甘心”而在陷阱里越陷越深。所有人齊心協力,快遞才能收得安心與放心。
來源:潮新聞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