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救災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遇到暴雨洪澇災害,如何自救?
廣東多地暴雨持續不斷。9月8日18時,針對當前暴雨洪澇災害,廣東省減災委將Ⅲ級救災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
暴雨來臨時有哪些意外風險?如何避險、自救和互救?南方+記者采訪了廣東省紅十字會賑濟救護部相關負責人進行解答。
(相關資料圖)
問:暴雨天人們會面臨哪些意外風險?
答:第一是埋壓。在暴雨或其引發的洪水、泥石流等作用下,發生塌方、崩塌、滑坡,以及導致房屋失穩而垮塌,由此產生對人員埋壓的危險。
第二是溺水。被水流沖走,涉水行走墜入窨井、暗溝、深坑、下水道等,以及駕車闖入被淹地下車庫等,從而發生溺水的危險。
第三是觸電。暴雨可能導致一些帶電器材發生漏電,如廣告燈箱、空調外機、路燈桿、電動柵欄門等,貿然接近即帶來觸電危險。
第四是墜砸。受到水流沖刷,有的構筑物可能發生地基失穩,另外,暴雨天氣往往伴隨強風,可能會刮落建筑裝飾物或刮倒樹木等,由此導致墜砸的危險。
第五是雷擊。強降雨多數伴有電閃雷鳴,在凸出高處、水面、空曠地、孤立構筑物或大樹下等位置,容易受到雷擊的危險。
此外,暴雨還可能導致洪澇、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災害。
問:遇到上述意外,該如何自救和互救?
答:建議群眾在遇到暴雨天氣時,盡量減少外出。洪水到來時,來不及轉移到安全地帶的人員,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樓房等地轉移。
如洪水繼續上漲,暫避的地方已難自保,則要充分利用準備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門板、桌椅、木床、大塊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如果已被洪水包圍,要設法盡快與政府救援部門取得聯系,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尋找機會逃生。
發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要迅速遠避,防止直接觸電或因地面“跨步電壓”觸電。
如發現被救上岸的淹溺者出現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對傷員實施心肺復蘇。首先要采取側臥位,清理口鼻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在傷者兩乳頭連線中點做心臟按壓,同時進行人工呼吸,按照按壓30次后人工呼吸2次的比例操作,每次吹氣時間1秒鐘即可,直到患者出現自主循環體癥。
有外傷的傷員給予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
問:省紅十字會什么情況下會對市民群眾開展急救?
答:全省各級紅十字會共有17個物資儲備庫,儲備有救災家庭包、毛巾被、帳篷、折疊床等救災物資3萬余件套,可提供給受災轉移群眾臨時生活安置使用。
我們也建有賑濟、水上、醫療、心理、搜救等五大類型43支專業救援隊,隊員共2600多人。
目前,全省各級紅十字會都保持高度戒備狀態,主要領導靠前指揮,43支救援隊隊員已經收攏備災備勤,17個備災倉庫提前盤存物資,遇有災情能夠立即趕赴現場處置。
如受災地區群眾出現群眾受困需要轉移或者外傷、感冒、傳染病等疾病,在政府部門統一協調下,各級紅十字會可組織水上救援隊對被困群眾展開施救,或安排醫療救援隊、心理救援隊為群眾巡診、發藥、上門做心理輔導,并可開展受災地區的消殺滅等工作,積極預防災后傳染病的發生。
南方+記者 陳伊純
通訊員 林潔渝
【作者】 陳伊純
廣東健康頭條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