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播報!撥亂反正讀懂本田PHEV策略:在價格戰面前,合資SUV真沒機會了?
價格戰似乎成為了當下企業發聲、獲得市場話語權的唯一方式,但從企業、市場運營邏輯來看,價格戰一旦成為主導,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災難性的。
(相關資料圖)
包括消費者,在價格戰面前也不會有任何的收益,當然,除了購買成本更低之外。
傳統合資企業在中國乘用車市場莫名其妙掀起的價格戰讓所有企業的利潤快速透支,對于自主品牌來說是一種挑戰,對于外資企業來說更是一種挑戰。
比亞迪的DM-i架構刀法精準,將EV模式純電續航正好卡在國標之上,享受到巨大補貼的同時,還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秦PLUS DM-i的價格只有10萬起,推翻了燃油車最后一道墻。
所有企業似乎都在思考,如何應對電動化轉型的同時,還能守住自己的紅利。
紅利,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消費者和企業似乎永遠站在對立面搶奪這個紅利,消費者希望企業價格更低一些,企業希望守住自己的利潤。
過去一周上市了多臺新車,并且價格繼續下行。
皓影推出了第二代混動車型,裝備全新一代的i-MMD混動系統,這臺車在市場中引起了不小的連鎖反應,上市當夜,宋PLUS DM-i冠軍版上市,比亞迪覺得價格不夠低,上市價格比預售價低了一萬,同時,CR-V PHEV價格下調兩萬。
我只能說,價格戰徹底打響。
但本田似乎不太想放棄自己的利潤紅線,皓影混動車系的價格沒有想象中的那么低。
比如說i-MMD價格是19.99萬,要比奇駿e-POWER貴了一萬,而PHEV版本的起售價超過了22萬, 未見自主品牌中的性價比競爭力。
但對本田來說已經做了巨大的努力,相比于上一代PHEV車型,價格已經下調超5萬元,也就是說本田也在瘋狂挑戰自己的極限,用更好的產品來顛覆現有市場。
當然,我相信皓影是有機會的,原因有兩個。
1、本田強大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電動化發展催生出來了長擇和短擇,本田是一個可靠的伙伴,一定是長擇之后的選擇,全新皓影PHEV無論是配置、設計、做工、用料還是續航、科技感,都有了一個明顯的提升。
同時最為關鍵的是,22萬左右的起售價雖然不低,但這是不用交稅的綠牌車,號牌價值相比于藍牌車提升20%,同時無需繳納8%的購置稅,產品綜合價值不低。
2、品牌價值影響力仍然非常強,Honda的價值在整個市場中非常高,雖然在電動化領域中呈現落后,但后來者更猛的狀態已經在皓影上體現出來。
首先,PHEV版本擁有實際100km的續航表現,對于一個出行半徑只有30km的工薪階層來說,PHEV版本可以做到一個月不加油,本田的穩定性以及可靠性能夠保證十年如一日的耐久性,這是哪怕比亞迪都無法做到的。
其次,i-MMD底子極好,PHEV版本沒有太大的電池包,這意味著饋電模式下的駕駛感受不會差太多,主要是電池包的出現不會增大太多自重,保證了續航以及饋電下的油耗經濟性。
最為關鍵的是,全新的i-MMD系統進行了技術升級,算法、電機以及電池都有進階,體驗感增強。
而退回到皓影本體來看,廣汽本田也對其底盤、隔音、配置、懸架以及轉向系統、座艙系統做出了全維度的升級,綜合來說價值感更足、更飽滿。
也就是說,本田并不想單純的下調價格,用降低產品品質、拉崩用戶體驗的方式來下調價格,既會透支品牌價值也會觸碰到企業盈利紅線。
其通過釋放更多技術、抓住新能源賽道紅利的方式,強化PHEV車型綜合競爭力,來讓其在20萬級新能源市場站穩腳步,這是本田的方式,也是皓影的核心競爭力。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