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熱文:未來5年,最值得投資的中藥公司!
最近一部電視劇的上映很有意思,幾乎是歷史上第一部中醫藥傳承主題相關的劇集——《后浪》,在此不評價其劇情,單就它的上映我認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上一部有關中藥方面的電視劇大概還是二十多年前的《大宅門》。
【資料圖】
不得不說,將中醫藥和電視劇聯系在一起,是一種中醫藥文化的宣傳,正符合我國當前對于中醫藥發展的支持理念。
如下圖,《“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明確了中醫藥發展的目標,提出了10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并設置了具體發展指標和工作專欄,由此可見到2025年乃至更長時間內,我國中醫藥行業將處于向上增長期。
(《規劃》于2022年3月份發布)
政策對醫藥行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側重于支持利好)。
回顧資本市場醫藥行業近二十多年的歷史,比較典型的案例是醫療服務行業,其曾在2013年-2020年經歷了一個相當長時間的牛市:2013年9月《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40號文”),明確了2020年前國家對于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規劃。
中藥行業2022年后受到明顯政策支持,到現在指數雖然累計上漲了不少,但也不算太高。
在此背景下,本文將從兩個維度、多個指標篩選未來幾年最值得看好的中藥股,兩個維度為橫向和縱向對比,指標則主要為業績增長指標、盈利能力指標等。需要強調的是,以下篩選均排除ST公司。
1、縱向對比,業績增長top10
首先是縱向對比,主要看業績,篩選要求為2019-2022年4年間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較高,且在此期間營業收入也是增長的公司。
如下圖,2019年-2022年中藥公司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top10(一共70多家上市公司)。
可以看到這10家公司中,我們雖然能看到因為近三年疫情而業績暴增的公司,比如說以嶺藥業,但其實還有很多和疫情關系不大甚至無關的公司,包括我們可能耳熟能詳的馬應龍和片仔癀等等。
一定程度來講,這10家公司各自驗證了自己較長期的增長力。
除此之外,對它們2023年一季度的業績增長情況進行進一步篩選。
如下圖,可以看到上面我們挑選出來的10家公司并不是每一家都表現很好,其中雖有兩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是下滑的(紅日藥業、沃華醫藥),但與此同時馬應龍的營收出現下滑、壽仙谷的凈利潤同比增速較低。
不得不說,當前業績表現較弱的公司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會承受較大的壓力,直到業績再次反轉,所以我們對這4家公司進行排除。我們雖然不能直接否認它們未來較長時間的投資價值,但投資它們確實需要較大的耐心。
2、剩下6家公司進行盈利能力的對比
盈利能力的比較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可以看核心競爭力的ROE,一個是看未來利潤增長空間的毛利率和凈利率。
首先是ROE(凈資產收益率)的對比,偏向于價值股的篩選,因為這個指標是判斷企業護城河最重要的一個財務指標,當然,我們不能僅看某一年的ROE,要盡量多看幾年。
如下圖,剩余6家公司2019年-2022年4年平均ROE指標,以及最近4年ROE的變化趨勢。
其中片仔癀的投資價值顯而易見(近四年平均ROE超過20%,且ROE變化趨勢平穩),其他5家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均需要持續考量(ROE是變化的)。
其次是對這6家公司未來的成長空間的進行展望,其實由它們ROE的變化我們也能看到它們向上的發展趨勢,但是否到達天花板是一個需要考量的事情,即從毛利率和凈利率的指標來看,毛利率越高、凈利率越低越有成長空間。
以毛利率-凈利率=至少35%左右為分界線,如下圖,可以期待佐力藥業、健民集團、太極集團和方盛制藥未來的表現。
3、最后匯總五家中藥股
最后我們差不多篩選出來了4+1家中藥股,包括潛力可能比較大的佐力藥業、健民集團、太極集團、方盛制藥和一家價值股片仔癀。
對于上述5家公司,我認為它們當前的財務指標問題不大,另外基本面一時間講不完,我便把重心放在了估值角度,追求股價增長的確定性。
佐力藥業:如果業績繼續配合,佐力藥業的估值提升空間還是挺大的,所以目前來看是有機會的,受益于政策支持,其核心產品正處于放量階段。
健民集團:健民集團估值持續拉升,拋開業績不講,其體外培育牛黃生產的稀缺性有使企業估值重塑的苗頭,近5年其歷史最高估值也達到過40多倍。
太極集團:太極集團估值比較高自然是和業績增速有很大相關性,在其利潤改善趨勢沒有停止之前,其估值便有支撐,除了基本面分析外,其今年二季度的表現會比較關鍵。
方盛制藥:方盛制藥的問題主要出現在營收上,但現在利潤也在改善,所以當前估值也不算高,其未來確定性如何也要跟蹤二季度表現。
片仔癀:片仔癀是典型的因為投資價值高而具備投資確定性,所以導致了高估值,但其估值依然是比較穩的。其在今年5月份又宣布了產品的漲價,所以跌下來往往就是機會。
最后聲明:股價短期走勢并不好把握,所以本文盡可能地立足于較長時間的研究分析。以上僅作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作為具體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