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烈酒,為什么伏特加賣遍全球,白酒卻只有中國人喝?漲知識了 新消息
隨著網購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對現狀不滿意,開始嘗試外國酒,德國“紅酒”,法國“威士忌”,俄羅斯“伏特加”,越喝越火,尤其受年輕人的喜愛。
外國酒,統稱洋酒,在被接觸到之前,它被賦予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但當你喝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一切是浮云,什么洋酒不洋酒的,照樣難喝。
我岳父是一位資深酒友。他一生中喝過無數種白酒,包括各種品牌、度數和風味。有一次我給他一瓶伏特加。結果,他一喝就喝了“吐”出來,還邊吐邊說,“這是什么酒?太難喝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同樣的烈酒,為什么伏特加在世界各地都很有名,而白酒只有中國人自己喝?
“伏特加”
伏特加是前蘇聯時期的產物,最早的名字是“21號餐桌”,這是一種烈性酒,相當于人民幣七八十元,價格也不貴,大眾可以接受。
伏特加是俄羅斯傳統的酒精飲品。豪爽的大叔大媽,可能直接干掉一整瓶,他們不需要下酒菜。他們也能干掉一瓶。平均每個俄羅斯人每年都要喝76瓶伏特加。
伏特加聞起來不甜,不澀,不苦,只有一種火焰般的刺激,這是最純凈的酒體,沒有任何香味,沒有任何雜味,對新手來說,第一種味道,可能是“酒精兌水”,勉強能下咽。
伏特加也是“六大蒸餾酒”其中一種,酒精含量高,純度高,沒有混合,是簡單的酒精酒,飲用后,缺點是隔著老遠都能嗆到人,味道久久不能揮散。
“中國白酒”
白酒是中國的“國粹”,它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六大“蒸餾酒”之一,其中有醬香型、濃香型、米香型、兼香型、鳳香型等,入口柔和醇厚,回味悠長,空杯持久。
白酒在中國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以山東為例,山東有著“一縣一酒廠”,還有各種外來酒,超市的貨架上,更是琳瑯滿目,眼花繚亂。
與朋友、同事、領導聚會時,無論食物多么美味,沒有酒,都會變得無聊,沒有氣氛,工作和喝酒,都是刻在骨頭里的習慣,不能動搖。
那么,伏特加和白酒有什么區別?
1、不同的發酵方法
伏特加采用糧食發酵、土豆、玉米、大麥,無特殊要求,蒸餾酒精,稀釋,去除雜質,裝瓶可直接銷售飲用。
白酒的發酵方式有點麻煩。純糧酒以高粱為主,釀造周期為一年。只有與基酒勾調,才能達到醇厚的香氣。每個酒廠的發酵方法都不一樣,包括大曲酒和小曲酒。
2、喝法不同
喝白酒時,我更喜歡搭配下酒菜,再喝幾杯,邊吃邊喝。除了白酒,下酒菜也是一個很大的特點。我們應該注意下酒菜的搭配。最好有豬耳朵、醬牛肉和花生。男人越是成熟,他們就越喜歡喝幾杯,感受酒的香味,大口喝酒的人都是“酒蒙子”。
每個國家的酒館都有伏特加。除了直接飲用外,它還將被用作基酒,以伏特加為基礎,然后與果汁、蛋清、苦精、牛奶、咖啡和糖勾調“雞尾酒”,“雞尾酒”這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飲品。無形之中,也帶動了伏特加的聲譽,并逐漸享譽全球,而白酒在這一點上,根本做不到。
伏特加在酒圈比白酒更受歡迎。雞尾酒在國外很流行,伏特加正好符合基酒的調配。雖然中國白酒是“國粹”,但香型復雜,外國人琢磨不透,也不感興趣。
伏特加很好,但它不能一直融入白酒的圈子。喜歡喝白酒的人也嘲笑它。當我無所事事的時候,喜歡和我的朋友喝幾杯。我選擇了這款來自貴州的“緣得珍藏15”,不辣喉,不上頭,醒酒快,性價比高。
微黃透明,醬香味突出,成熟香味明顯,空杯香味持久,在釀造過程中,不添加任何香料,所有香味,都來自反復發酵的芳香物質,在誕生之初,堅持高品質釀造的初衷。
歷經“春夏秋冬”,一年的釀造周期,儲存15年以上,然后與30年的老酒勾調,使酒質進一步醇厚柔軟,才可裝瓶上市,工藝復雜,但從不偷工減料,嚴格遵守“12987”工藝釀造,經得起多次檢驗的釀造工藝。
水源來自赤水河上游,水質好,無污染,微量元素豐富,用于生產“紅纓子”糯高粱,又稱糯性高粱,飽滿均勻,粒小皮薄,支鏈淀粉高達88%,適合反復發酵,最終形成的酒香越濃。
端正大氣的包裝,更顯尊重,400元左右的價格,大眾可以接受,適合聚會、宴會、高端大氣等級場合,絕對不會丟面子。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勾兌酒太多,習慣了喝伏特加的老外不屑一顧。他們不習慣喝酒時搭配下酒菜,再弄一些勾兌酒,幾乎就是一錘子的買賣。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