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向華強用5億拍封神,結果上映7天就下線,強捧兒子被打臉
立秋,天氣終于轉涼了。
回想整個暑期檔,簡直是神仙打架,佳片爆款層出不窮,讓人大飽眼福,恨不得住在電影院。
但暑期檔最大的熱門,話題度最高的電影,還要說《封神》。
【資料圖】
票房累計19.6億,劍指25億,即使已經上映25天,每天仍然有無數個熱搜霸榜。
從導演烏爾善,到主演費翔、娜然、質子旅,幾乎每個角色都破圈吸粉,自成一派。
如今這股風都刮到“楊戩”此沙身上了,堪稱一場從內而外的大勝仗。
但《封神》開局其實并不順利,甚至說是天崩。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這部電影還沒上映的時候,就有不少網友認定這就是一部爛片了。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這幾年大家看過太多的“國產魔幻爛片”,對這個類別早就有了抵觸。
但更重要的是,提起“封神”這兩個字,就會喚醒一些人的肌肉記憶——
封神,就是爛片!
而背后的罪魁禍首,就是這部2016年,同樣由《封神演義》改編的“逆天神作”。
它歷時3年,投資與《封神》不分伯仲,陣容上更是聚齊了兩岸三地的巨星大鱷,烏爾善來了都望塵莫及。
然而可笑的是,上映前,片方放下豪言首映日就要破2億,可上映后7天卻倉促下線。
而口碑,更是被媒體尊稱“十年難遇的爛片”,直至今日都令人聞風喪膽。
我想你已經猜到了——
《 封 神 傳 奇 》
逆天神作!!!!!
今天,得哥就帶你們回顧一下,這部5億打造的史詩級大爛片背后的故事。
一切還要從香港大佬向華強開始說起。
記得在08年左右,由于香港本土的電影市場日漸萎靡,離港潮蔚然成風,大批電影工作者北上發展,再加上合拍政策的成熟,香港電影在內地市場開拓出了一席之地。
《霍元甲》、《投名狀》、《十月圍城》慢慢立穩腳跟,到2013年由杜琪峰指導的《毒戰》,徹底宣告香港電影人已經適應了內地電影結構。
而作為中國星電影的老板向華強,自然也不甘其后。
2014年6月,向華強就出席了華誼兄弟20周年慶典,2015年中國星和博納共同制作了電影《澳門風云3》。
為表達誠意,已退居幕后多年的向華強甚至重新出道,在電影中再度出演“龍五”。
一把年紀還在拋頭露面,向華強所以如此,就是為了幫兒子向佐鋪路。
那一年,向佐閉關6年,剛剛出山。
他自小在國外上學,小的時候,因為父親特殊的社會身份,他被媒體追擊過,被欺負過,也被霸凌過,更是因為自暴自棄一度暴食到250斤。
后來,25歲的向佐畢業回港,向華強給他2個選擇,一個是去臺灣搞音樂,一個是走父親的老路,習武。
向佐選擇了后者。
直到這個時候,向佐才意識到父親的能量。
他初入武林,就是杜琪峰+李連杰的頂級配置。
這邊廂,父母借自己的人情,把李連杰從新加坡請來,讓向佐成了李連杰的關門弟子。
那邊廂,杜琪峰要抽出每天4-8個小時幫向佐鍛煉體能,在銀河映像的訓練場,向佐練出了一身腱子肉。
從25歲開始,一直練了6年,在這期間,向佐也曾嘗試在香港電影露面,但幾乎都沒有引起什么火花。
到了2014年,這一年向佐30歲了,父親向華強給他送出了第一個出關禮物——
在《澳門風云3》中飾演“龍十五”。
老豆當年是龍五,你現在是龍十五,這禪讓之心昭然若揭。
可這僅僅是開胃小菜,一個價值五億的超級大禮包,已經在朝向佐招手了。
早在2014年時,向華強就曾和媒體透露——
要投資3億,拍攝一部關于《封神演義》的電影,由中國星和華誼聯合制作,《西游記》系列的導演葉偉信指導,陣容空前豪華。
值得一提的是,妲己的選角最初是舒淇。
(早期角色概念圖↑)
但名字不是后來的《封神傳奇》,人家是有個小后綴的:
叫《封神傳奇之雷震子》
擺明了就是要捧向佐。
當時沒人在意,當然,也沒人知道雷震子的演員是誰。
電影在同年9月份開機,終于到了2016年4月21日,《封神傳奇》在北京舉行了發布會。
一石激起千層浪。
正如向華強所承諾的那樣,雖然出品方改為了華納和中國星,說好的葉偉信也換了一個叫“許安”的不知名小導演,但主演陣容絕對空前——
梁家輝、某8億、古天樂、黃曉明、安志杰、楊穎、文章、許晴、李子雄、陳小春...
當然還有他兒子向佐。
主演團隊聚齊了兩岸三地,而且都是大咖位、大流量的主。
更離譜的是,向華強真把李連杰請出山了,在電影中飾演“姜太公”,姜子牙。
要知道,這可是李連杰在2014年客串《敢死隊3》后,消失了整整2年的再回首,功夫皇帝回歸,這意義非同凡響!
而電影投資直接從3億升級到了整整5億。
要知道,當年的大爆款《湄公河行動》才2億,《封神傳奇》比它高出一倍還多,這還了得?
伴隨著發布會,片方協同主演們也開始了鋪天蓋地的宣傳工作,從北京到上海,從內地到香港。
說的那叫一個天花亂墜,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光是負責特效的公司有四個:
一個是叫TIPPETT的美國視效團隊,參與過《星球大戰》、《侏羅紀世界》、《機械戰警》,一個是叫BLUR的好萊塢知名CG動畫公司,參與過《變形金剛》、《加勒比海盜》、《X戰警》,還有個韓國公司DEXTER DIGITAL參與過《狄仁杰之神都龍王》、《西游記之三打白骨精》。
最后一個最猛,也是美國的,叫HYDRAULX,參與的電影《阿凡達》、《復仇者聯盟》、《鋼鐵俠》。
好家伙,從《星球大戰》到《復仇者聯盟》,從《加勒比海盜》到《阿凡達》。
這是把整個好萊塢特效公司都承包了啊?
電影集合中國、美國、英國、瑞典、加拿大、韓國、新西蘭等12個國家通力合作,20個公司,每天2000多人忙前忙后,大小搭景60個。
整個劇組的工作量號稱超過4部電影時長,特效鏡頭有2200個,光是后期就超過2000個工作人員。
迷糊不迷糊?
我就問你看到這些數據你迷糊不迷糊?
知道的明白這是拍電影,不知道的還以為世界出什么危機了,擱這兒造諾亞方舟呢。
當然,這些消息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的是——為了向佐,向華強已經孤注一擲了。
再看陣容:
李連杰和向華強有過命交情,黃曉明是向華強的干兒子,文章是李連杰的干兒子,楊穎是黃曉明女友,某8億屬華誼和向華強關系盤根錯節,至于那些香港演員就更不用提了....
就連主題曲,那也是向華強的第二個干兒子——蕭敬騰唱的。
全是裙帶關系親戚,完全可以這么說,《封神傳奇》就是向華強找遍了所有關系,提供給向佐最高配置的一部電影。
都說父愛如山,高大但深沉。
但這父愛就是一座金山!雄偉又耀眼啊!
到了宣傳后期,電影即將上映的時候,向華強終于是藏不住了。
此時,宣發方向從電影本身,莫名其妙轉向了向佐。
出席活動的演員換了一波又一波,但向佐是雷打不動的鐵C位,不僅向華強夫婦為兒子站臺,恩師李連杰出場時就是一句“這《封神傳奇》一擺出來就是黃飛鴻”,恨不得當場把“功夫皇帝”的位置傳給向佐。
李連杰是參與宣發活動最多的人,從北京發布會到上海電影節,跟著劇組全國各地跑,誰缺席了他都沒少,還專門參加電視臺采訪。
但聊的,基本上都是向佐。
說他勤奮,說他好學,說他有天賦,說他的成功付出了很多。
這也是李連杰最后一次達到如此高密度的曝光率。
李連杰不僅成了太子的夸夸團頭號粉絲,還被媒體爆出,本來動輒一億片酬的他,這一次竟然以4000萬的價格入組《封神傳奇》,價格都打骨折了。
彼時,一些想象力豐富的網友開始猜測:
是不是向華強用火力威脅我們這位“功夫皇帝”就范呢?
逼得正主自下場解釋,向華強沒有用槍指著李連杰的頭!
向華強為兒子造了座金山,母親陳嵐也沒閑著。
她干啥了?
為兒子造流量,和周星馳吵架去了!
罵周星馳薄情無義,視財如命,罵張柏芝沒文化、愛說謊,和網友也是大戰五百回合。
也就是那段時間,“陳嵐”這個名字開始走入大眾視野,正式宣告向氏夫婦進軍內地娛樂圈。
就在電影上映前夕,陳嵐也沒閑著,還用“欠周星馳的電影票”作梗,制造話題。
只能說陳女士盡力了,為了兒子新片不惜引火上身。
母愛也是很偉大啊!
從左起:于冬、陳嵐、向華強
又是向華強坐鎮,又是陳嵐造勢,投資5億,陣容空前。
作為合作方的博納影業老總,于冬更是放下豪言:
“《封神傳奇》是暑期檔最具冠軍相的,首日目標是2億!”
而電影之所以從華誼轉權給了博納,就是因為博納影業以10億票房保底的價格,簽約了對賭協議,從華誼手里搶過來的發行權。
然而蹊蹺的是,《封神傳奇》調起的這么高,可直到電影正式上映之前,都沒有舉辦一場媒體試映會。
也就是說,這部電影沒有被任何電影媒體預先看過。
還有,上映之前,明明告訴電影院有2D版本,可當日又緊急撤除了密鑰,只發行3D版本。
憑借多年的經驗,媒體察覺到:
這似乎是一種信號。
果然,大事發生了。
2016年7月29日,萬眾矚目的《封神傳奇》終于上映了。
伴隨著第一場觀眾走出電影院,差評如海嘯般鋪天蓋地席卷而來,各大評分網站紛紛被屠虐,一場摧枯拉朽的輿論風潮遍布互聯網的每個角落。
《封神傳奇》開分只有3.9分,直接跌破4分線。
文字博主、視頻UP主、各大自媒體罵的唾沫橫飛,金掃帚連夜送上“年度最令人失望電影”。
就連剛剛為《封神傳奇》報道完幕后的官方新聞媒體都忍不住倒戈相向,親自下場吐槽:
說它爛出了奇跡,說它拉低中國爛片下線,說它超越了《富春山居圖》,將永遠銘刻在中國爛片恥辱柱上。
電影不中不洋,除了小場景之外幾乎都是用的綠幕,商朝建立在山間的歐式宮殿,而西岐更是一座可以移動飛行的大山。
妲己明明是狐妖,卻有九條機械尾巴,申公豹的坐騎明明是白額虎,古天樂卻騎著非洲的黑豹,梁家輝頭上扣的金色痰盂更是不堪入目。
又是什么靈族長老,又是什么預見未來。
完全是一場對《指環王》的拙劣模仿。
從里到外沒有任何東方文化的厚重也就罷了,而電影主線可以說跟《封神演義》沒有任何關系。
說是什么有個黑龍要毀滅世界,只有找到光明之劍才能打敗它。
黑龍+光明之劍。
這么單調干扁的詞匯,恐怕只有英譯漢的劇本才能做到。
李連杰雖然在海報是C位,但開場后就差不多消失,后來完全被CG替代。
而故事折騰這么一大圈,就是為了讓向佐飾演的“雷震子”變成主角,電影的主線就是雷震子尋找光明之劍的過程。
打哪吒,打楊戩,打東海,還跟太乙真人談了一場跨輩分的亂愛。
最后申公豹變身綠巨人,雷震子和哪吒開啟卍解,黃曉明飾演的楊戩化身為緊身衣黃金圣斗士,在一鍋大亂燉中結束了這場亂七八糟的鬧劇。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又專門看了一遍,這么多年第一次體會到了在生氣中睡著。
說實話,從某些角度來看,這在2016年算是一部特效比較好的國產電影,畢竟導演許安就是玩特效的技術宅男。
可技術人員不會講故事啊,我想這也是葉偉信退居監制的根本原因。
《封神傳奇》從首日票房7793萬,到次日6000,第三天5000,第四天2500...
票房走勢不能說是斷崖,完全是跳樓。
最后,在一片嘲諷聲中該片只堅持了7天,7月29日上映,8月5號就沒有排片了。
最后的票房鎖定在2.85億。
雖然輸了,但向華強早就把10億保底票房落袋為安,博納影業只分得了1.06億分成,賠的只剩褲衩,堪稱足以載入史冊的商業慘案。
而同樣輸光所有的,還有向佐。
《封神傳奇》的大敗,就像向華強高舉起向佐后,又讓他摔了個大馬趴。
人們認識向佐,多半都是從這部電影開始的,大多對他都沒有好感,《封神傳奇》后,他從“香港太子爺”淪落到“扶不起的向佐”。
后來,向佐在高人指點下開始走低調路線,注冊了短視頻平臺開直播,錄綜藝,直到遇見郭碧婷后形象才開始好轉。
可后來,這位李連杰的閉門弟子,上了擂臺連游戲主播藥水哥都沒打過,形象又一落千丈。
如今再想接一檔5億級別的大制作,估計連父親向華強都沒信心了吧。
哎,只能說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向華強這么一折騰,不僅把兒子的星路折騰偏了,連國產魔幻都踩了一腳剎車,“封神”二字更是被盯上恥辱柱。
好在,有個新導演就是不信邪,《封神傳奇》慘敗僅僅1年后,他鄭重其事宣布:
《封神》三部曲正在制作中。
他,就是烏爾善!
結語
《封神》的到來,將《封神傳奇》的歷史徹底翻篇。
從預測15億,18億,20億,到如今的24億,從不被看好到絕境逢生,《封神》正在一步步邁向目標,上演一出精彩絕倫的大翻盤。
烏爾善和向華強,兩部電影的制作其實都在一個時代,但最后的結果卻天差地別。
歸根結底,一個用心,一個是用錢。
《封神》的成功證明,拍大片,投資只是敲門磚,更重要的還是拍電影的基本功。
而《封神傳奇》的失敗證明——
那個只靠花錢就能賺錢的時代,過去了。
——全文完。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