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花30萬元拍短片拒領三等獎 網友:內容空洞,影評人:缺乏深度
6月19日,青島電影學院舉行了2023年畢業聯合作業“金象獎”頒獎典禮,現場頒發了最佳導演獎、最佳制片獎等8個單項獎和劇情短片、紀錄片等4個單元獎項。不過,劇情短片類三等獎獲得者、電影《吹響小山河》導演尼雅蕾不認可該名次,現場棄獎而去。這條新聞最近兩天引發了外界普遍關注。21日,上游新聞(報料郵箱baoliaosy@163.com)記者聯系上參加頒獎典禮的該校學生,其介紹,當時目睹該女生的舉動后,現場不少人為她鼓掌,“覺得她挺有骨氣的,有夢想不服輸”。但在B站豆瓣電影的影片評論區,很多網友批評該片內容空洞,“確實拿不了一等獎”“給個三等獎就不錯了”。而業內專業人士則表示,《吹響小山河》充滿了質樸的趣味性,創作者在敘事和影像層面做了一種接近奇幻色彩的表達。
▲《吹響小山河》導演尼雅蕾表示拒絕領獎。
(相關資料圖)
親歷者:當時很多人為她鼓掌
資料顯示,拒絕領獎的電影《吹響小山河》導演尼雅蕾為青島電影學院18級導演系學生,目前已經畢業。從校方公布的評獎結果看,《吹響小山河》除了拿到“劇情短片”三等獎外,還拿到了“最佳攝影”獎項。
▲詳細獲獎名單。
然而對于這樣的結果,尼雅蕾并不滿意——多條視頻顯示,在頒獎典禮現場,沖上臺從主持人手中搶過話筒后,尼雅蕾表示為了拍攝《吹響小山河》,自己私人出了30多萬元,還強調這部影片在國外獲得過很多次獎,最終她拒絕了主持人的勸說,表示“這個獎我今天領不了”,把獎狀和獎杯放下后徑直離開。
21日,上游新聞記者聯系到一位參加了頒獎典禮的該校學生。據她介紹,尼雅蕾上臺時,已經是整個頒獎典禮快結束時,當時很多人都感到很意外。對于拒絕領獎這樣的行為,這名學生表示,“感覺很震撼,大家覺得她很硬氣,很有骨氣,很多人還給她鼓掌了。”她還表示,現在自己也對尼雅蕾獲得三等獎的電影《吹響小山河》產生了濃厚興趣,“我也想去看看,究竟是什么樣的影片,讓學姐如此不服氣?”
▲尼雅蕾上臺后搶過話筒發言。
《吹響小山河》被吐槽“形式大于內容”
豆瓣電影顯示,《吹響小山河》于2020年8月上映,相關評論區在本次頒獎典禮爭議之前一共才40條評價,從1星到5星不等。不過到了21日上午,很多網友“慕名前來”,相關評論迅速增加至600多條,但其中大多以吐槽為主,“學校給個三等獎已經很給面子了”“注意力都在畫面上了,剩下的就是小學生作文了”……也有一部分網友對這部電影給出了正面評價,“故事沒意思,但是畫面很漂亮,視聽語言很棒!對于學生作品來說真的很出挑了。導演挺有個性”“配色和構圖真好。有點韋斯安德森風格。每一幀都能讓我想起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導演還是很用心的,審美在線。不過劇情有點平平淡淡,不太容易抓人。”
▲《吹響小山河》劇照。
記者在B站上看到,該電影時長約20分鐘,講述了“山村留守兒童眼中充滿童趣和浪漫主義色彩的異想世界”。數據顯示,影片已經播放超過21萬次,彈幕將近4300條,評論2700多條,其中絕大部分均為最近24小時內新增,“形式大于內容,色彩和現實無法共情,演員有些浮夸”“就這還不服呢?看了一半都沒帶入進去”“可能里面的元素只有導演自己能共鳴”……
作為對比,拿到“劇情短片”一等獎的《紅日照青林》,還拿到了“最佳編劇”“最佳男配”“最佳錄音”,共計獲得四個獎項。在該影片的評論區,不少網友表示,“一等獎實至名歸”“感謝《吹響小山河》導演,要不是你,我們也發現不了《紅日照青林》這么優秀”“如果三等獎那個是30萬拍的,這怕是得60萬吧!”
▲網友評價。
疑似抖音賬號已成“私密”狀態
21日上午,上游新聞記者在抖音上找到了疑似當事人的賬號“尼雅蕾”,該賬號擁有10.1萬粉絲,共獲贊10.1萬次,關注了116人,IP顯示為河南。不過該賬號目前已被設置為“私密賬號”,無法查看內容。
而針對尼雅蕾在頒獎典禮上的發言,21日上午,記者嘗試聯系了青島電影學院,但未能獲得回應。根據紅星新聞6月20日的報道,青島電影學院工作人員曾表示,評委老師都是比較專業的,打出來的分是值得認可的。但是如果說本人覺得不合適,那就是她自己的意愿。而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學校方面表示當事人已經畢業,不會進行處分,自己的學生會保護好。
▲《吹響小山河》劇照。
專業人士點評:兩部作品各有千秋
對于《吹響小山河》爭議一事,21日,上游新聞記者采訪了導演臧連榮,他是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執導的電影長片《白云·蒼狗》曾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攝影和最佳男演員兩項提名,是重慶首部入圍國際A類電影節的電影。
臧連榮表示,“我是這么看待這個問題的。一等獎和三等獎的兩部作品各有千秋,見仁見智,中國有句古話叫‘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大概也就傳達出對于文藝作品的評價標準的不確定性。《吹響小山河》充滿了質樸的趣味性,這種質樸體現在故事和主題層面,它是簡單的、傳統的,而趣味性才是這部短片的亮點,創作者在敘事和影像層面做了一種接近奇幻色彩的表達,無論是構圖還是色彩以及剪輯節奏,帶有強烈的現代的、韋斯安德森般的不真實感。在國際電影節中,評委的選擇往往看重那些具有‘新意’的作品,這或許也是這部作品在國際上被關注的原因之一吧!而一等獎作品《紅日照青林》是一部典型的現實主義風格短片,故事獨特,節奏緊湊,表演準確,是一部比較通俗的文藝作品,在整個接受度方面,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因為它強調戲劇性,傳達一種沖突感,這是大眾文化作品中具有吸引力的部分,因此大眾更能夠接受和理解。”
臧連榮導演補充表示,“在青島電影學院的評獎中,作為教學單位,并且隨著國內近年電影專業教學的‘故事性’轉向,即相比較培養大師,更希望培養工匠。評委們應該是更希望看到好好講‘故事’的作品,在戲劇性這一層面而言,《紅日照青林》顯然更出色,這或許是評獎標準不同造成的結果。而《吹響小山河》依舊是一部優秀的文藝作品,它的趣味性值得關注,也值得鼓勵。所以說,在不同的評價標準中,風格明顯不同的作品或許就會得到不同的評價,這也是國內外不同的電影節中為什么同一作品會有不同‘禮遇’的原因。”
另外一名業內人士評價道,“內容層面,電影《吹響小山河》是一部有關于浪漫主義色彩包裹的現實主義理念的創作。該片故事創作的錨點對準了鄉村留守兒童、農民工的生活狀態和情感需求。從主題上,有一定的關照現實和個體的積極意義。在影像風格上,視聽語言具備比較鮮明的個人風格,擅用色彩和音樂,并賦予童真、夢幻的情感意義。輕喜劇的類型敘事,節奏鮮明,是創作團隊較為有意義的一次創作嘗試。整體敘事流暢,風格明確,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遺憾的是,或許是礙于客觀創作條件的限制,亦或者創作者對農村生活的體悟和影像實現的路徑差異,在對農村生活和留守兒童、民工群體的描繪上,比較圖解式,深度有所缺乏。”
上游新聞記者 金鑫
編輯:鄒渝
責編:李洋 官毅
審核:馮飛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