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電池該如何“正確回收”?小學生“電小二”們有解答
(資料圖)
暑假接近尾聲,你都在暑假里做了什么有意義的事兒?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小學有一幫“電小二”用他們的實際行動來詮釋“有意義的暑假”。最近,他們開展了“科學認知·正確回收”家用電池公益宣傳活動,讓居民了解家用電池如何“正確回收”。
家用電池在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但對于不同類型電池使用后的回收問題,很多人又都認知模糊。曾經,因為類似“一節小小的5號電池造成的污染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絕收!” “一塊手機電池污染水量相當于3個標準游泳池”這種傳聞式的宣傳,讓廢舊電池無差別回收變成了很多分類垃圾桶的標配。但漸漸的,大家發現,很多電池回收箱常年沒有后續處理,有的更是成為擺設,塞滿煙頭雜物。最后,不少人只好帶著擔憂,把辛辛苦苦積攢的廢舊電池,悄悄丟進垃圾桶。
對于一些過時的傳聞,以及電池回收所面臨的窘境,該如何正確對待?為此,開學后即將步入上海交通大學四年級(9)班的“電小二”行動小分隊近日走進街道、社區、居委和農貿市場,分成多個小組向周邊來往的居民進行宣傳普及。他們不僅制作了宣傳海報,更精心策劃了以調研促動宣傳的模式;不僅有適應當下數字化的線上專題問詢普及,還有針對老年人使用手機不方便的紙質問卷和知識宣導。他們有的兩兩組合,有的單獨面談,從一開始和路人陌生問詢的露怯,到后面的越“戰”越勇,交流和宣傳更為嫻熟。參與活動的居民都積極和孩子們互動交談,不僅認真聽取“電小二”們認真的講解。
這次“電小二”進社區調研和宣傳活動完成了全部的既定線上和紙質的宣傳任務,通過他們的宣講和有效的溝通方式,讓居民們進一步形成了對待電池環保回收的科學認知:市面常見電池基本已經不含有害重金屬(汞、鎘),并沒有那么可怕;正規生產的干電池和紐扣電池,可以直接丟進干垃圾箱;電器里的各種充電電池,請隨著電器一起回收;汽車的鉛蓄電池有毒害,要送去正規渠道回收。
據了解,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小學“電小二”科學環保提升實踐行動小隊,一直在專注學習關于生活中電池的正確回收知識,并不斷通過自己的行動去推廣宣傳給周邊的社區和更多的家庭電池用戶。這也是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小學順應教育新課標指引,積極推動“以學科實踐為抓手,構建實踐型育人方式”,引導孩子們探究科學知識是在基于實踐、通過實踐、為了實踐的過程中得到落實提高的有效嘗試。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