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布高質量發展50條!關乎北交所、平臺企業...
8月25日,北京市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下稱《方案》),從五個方面提出50條具體工作任務,推動具有首都特點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形成。
來看重點措施:
(資料圖片)
1、持續優化北京證券交易所市場生態,加快推進北京專精特新專板建設。分層給予新三板掛牌企業獎勵資金支持,加強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資金補貼支持。
2、推動完善北京證券交易所功能,爭取落地北京證券交易所政府債券交易和REITs發行交易功能,建立京津冀REITs產業聯盟,推動更多優質項目在北京證券交易所落地。
3、創新普惠融資風險補償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普惠小微貸款傾斜力度。吸引主權財富基金加大對北京科創企業支持力度,更好發揮國有資本杠桿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投早投小。
4、優化投資結構,引導擴大產業項目投資,提升民間投資中制造業、軟件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等重點產業投資比重。每年向民間資本推介科技創新與高精尖產業、基礎設施、城市更新等領域重點項目,總投資2000億元以上。
5、充分激活數據要素潛能,鼓勵央企、國企、互聯網平臺企業以及其他有條件的企業和單位,在京成立數據集團、數據公司或數據研究院。
6、更好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鼓勵平臺企業牽頭建設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創新聯合體等,加大研發投入,開辟更多新領域新賽道。完善投資準入、新技術新業務安全評估等政策,健全透明、可預期的常態化監管制度。
投資消費,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重點項目建設
《方案》指出,要著力推動消費“上臺階、提質量”;推動投資“穩規模、優結構”,打好投資調度、要素保障、項目儲備、投融資改革“組合拳”,充分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
促消費方面,《方案》提出,打造消費新地標。在城市南部和海淀區山后區域改造提升、補充新建一批商業綜合體,各平原新城至少有1條商業步行街,支持重點商圈按照北京商業消費空間布局專項規劃進行改造提升。全市實現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全覆蓋。啟動環球度假區二期建設。
促進數字新型消費。推動建立一批北京特色直播電商基地,鼓勵電商平臺在京設立研發中心、結算中心。鼓勵企業依托人工智能等技術開發消費類電子產品、搭建虛擬現實數字生態,擴大在遠程醫療、教育技術等場景的應用。
促投資方面,《方案》指出,不斷優化投資結構。引導擴大產業項目投資,提升民間投資中制造業、軟件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等重點產業投資比重,集中支持一批重點產業集聚區建設。
加大高端制造、智慧城市、韌性城市、軌道交通和微中心、能源結構優化等重點領域項目謀劃儲備力度,加快推進北京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每年新增儲備項目總投資超萬億,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超50個。儲備庫中現代化基礎設施、現代化產業項目各達到100個以上、總投資均超5000億元,“三城一區”項目達到200個以上、總投資超5000億元。
同時,加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完成不少于60萬平方米危舊樓房改建和簡易樓騰退,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約400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完成26個商圈改造提升,重點推進150處老舊廠房改造,實施10個低效產業園改造示范項目,推動300萬平方米老舊樓宇更新改造。
《方案》明確,著力加強要素保障。全力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各類國家政策性資金,每季度組織重點項目融資對接會,保障項目融資需求。同時,大力促進社會投資,每年向民間資本推介科技創新與高精尖產業、基礎設施、城市更新等領域重點項目,總投資2000億元以上;深化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重點培育一批民間資本參與的產業園區、消費基礎設施項目,對于北京企業成功發行基礎設施REITs產品的,一次性給予不超過300萬元的財政補貼。
加強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資金補貼支持
《方案》指出,完善企業上市服務。建立市區兩級信息共享和工作協同機制,及時高效解決企業上市中的歷史遺留、法律糾紛等問題。優化企業上市前服務,加快推動北京信用立法,探索在市場監管、規劃、生態等高頻領域推行以市場主體專用信用報告代替合法合規證明。
持續優化北京證券交易所市場生態,加快推進北京專精特新專板建設。建立健全優質企業儲備庫、培育庫、推薦庫,將行業標桿企業納入市級“服務包”,持續跟蹤培育,推動形成北京板塊“明星企業”群。分層給予新三板掛牌企業獎勵資金支持,加強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資金補貼支持。
同時,鼓勵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機構及業務團隊為科創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鼓勵北京國資投資平臺等積極參與新股發行戰略投資和后續定增。推動完善北京證券交易所功能,爭取落地北京證券交易所政府債券交易和REITs發行交易功能,建立京津冀REITs產業聯盟,推動更多優質項目在北京證券交易所落地。
此外,《方案》還指出,完善科技金融體系。創新普惠融資風險補償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普惠小微貸款傾斜力度。吸引主權財富基金加大對北京科創企業支持力度,更好發揮國有資本杠桿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投早投小。建設私募股權轉讓平臺,推動二手份額轉讓基金(S基金)發展。
推動先進制造業競爭力實現整體提升
《方案》要求,推動先進制造業競爭力實現整體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持續壯大,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數字經濟成為發展新動能,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方案》提出,充分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探索數據資源資產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的有效模式和可行路徑。鼓勵央企、國企、互聯網平臺企業以及其他有條件的企業和單位,在京成立數據集團、數據公司或數據研究院。
夯實先進數字基礎設施。提升算力資源統籌供給能力,統籌各類政務云、公有云、私有云等算力中心資源,支持海淀區建設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朝陽區建設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統籌推進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隱私計算、城市空間操作系統等新技術基礎設施建設。
同時,更好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鼓勵平臺企業牽頭建設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創新聯合體等,加大研發投入,開辟更多新領域新賽道。鼓勵平臺企業推出數據存儲、產銷對接、出海服務、創新試錯等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的數字化服務,有效帶動中小企業聯動創新。完善投資準入、新技術新業務安全評估等政策,健全透明、可預期的常態化監管制度。
在推動先進制造業競爭力實現整體提升方面,《方案》指出,落實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部署。制定研發、攻關、金融等系列綜合政策。推動形成具有綜合競爭力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引領發展。前瞻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立法工作。落實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加快新能源汽車優質項目建設,持續提升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水平。
搶抓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機遇。鼓勵軟件企業基于大模型開發打造新產品。推動大模型賦能智慧城市、金融、自動駕駛等重點領域發展,組織商用場景對接。
推動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加緊布局人形機器人整機,分類推進醫療健康、協作、特種、物流機器人,組織實施“百種應用場景示范工程”,推動機器人創新產品應用示范和系統集成模式推廣。
校對:高源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