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文獻中提及的雅利安人
【資料圖】
吐火羅,就是大夏的原始發音,原本就指華夏族。
夏朝影響巨大,不斷向周邊擴散,導致中亞、阿富汗也自稱大夏、吐火羅斯坦。
商朝中期,中亞的大夏向印度擴張。
他們自稱雅利安人(Aryan),只是雅(Arya)的名詞形式。
熟悉古漢語的都知道,夏即雅,夏言即雅言。
也就是說,這些自稱雅利安的印歐民族,其實是從鄰居家借來一個高大上的字眼來稱呼自己
雅利安這個這個詞匯來自宗教,在拜火教文獻經典波斯古經《阿維斯陀》中,國王費里頓(Feridun)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圖爾(Tuirya)、二兒子薩勒姆(Sairima)和小兒子雅利安(Airya),國王在年邁之際三分帝國,大兒子圖爾(Tuirya)統轄東部,演化成了圖爾人(圖蘭人),是突厥人的祖先;二兒子薩勒姆(Sairima)統轄西部,是羅馬人的祖先;小兒子雅利安(Aryan)執掌中南部,演化成了伊蘭人(伊朗人),是雅利安人的祖先。當然這個傳說在古波斯的文化中要比拜火教文獻經典波斯古經《阿維斯陀》所記載的更為久遠。
實際情況可能是,雅利安人原是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上的一個古老游牧民族,后遷移至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平原。這些人被稱為雅利安,大約在公元前14世紀,雅利安南下進入南亞次大陸西北部,這就是印度古文獻中提及的雅利安人。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