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華:大宗商品供應鏈必須轉型
【資料圖】
我國是全球大宗商品生產與消費最重要的國家,在黑色、能化、有色與新能源等領域均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多條產業鏈相關品種產銷在全球占比超過50%。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大宗商品供應鏈痛點也十分鮮明。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宋華教授表示,國內大宗商品供應鏈整體市場空間巨大,但細分賽道眾多且一定程度上相互獨立,大量企業體量較小、成熟度低,市場集中度不足,故傳統大宗商品供應鏈普遍存在多級分銷、多次倉儲、多程物流、信息交互缺乏標準規范及信用體系建設不健全等特點,沒有形成“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產業鏈效率低、成本高、上下游協同度不足,亟待轉型升級。此外,由于虛開倉單、內外串通、重復質押、過度依賴核心企業等原因,大宗商品交易及供應鏈金融領域,違約和欺詐等風險事件頻發。“大宗商品供應鏈必須轉型。”宋華表示。
物流作為大宗商品供應鏈的一環,如何轉型呢?“數字化是實現一體化供應鏈物流的關鍵,通過數字化實現多組織的高效協同,以一體化方式提供端到端的協同服務。”宋華表示,以數字化的方式連接上下游企業,讓數據貫穿全鏈條,在供應鏈上實現流動,助力價值升級。保障貨物安全和貨權清晰需要以數字化貫穿產業鏈,實現倉儲、物流、交易等環節全面數字化,并構建數字化風控體系、數字化監管體系。物流、金融、制造、供銷、運營等環節的數字化將成為供應鏈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重構企業運營各環節數據的流轉體系和模式。由于行業不斷迭代升級,過去單一服務于交易環節的產業電商已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大宗商品供應鏈轉型升級的破局之道是以數字化推動供應鏈協同一體化,搭建產業互聯網平臺,從提供傳統貿易物流升級為提供從端到端的服務。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